中老年婦女要注意宮頸息肉
文章來源:沈陽京科婦科女子醫院 發布時間: 2017-10-12
宮頸息肉是婦女宮頸病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,多發于中老年婦女。臨床資料顯示發病率占育齡婦女的5%左右,占所有宮頸病變的4%~10%,其發病高峰在30~50歲,98%的病例發生在已婚婦女,其中經產婦占62.3%,已婚但沒有生育的婦女占35%左右,未婚者不足2%?梢妼m頸息肉的發生與婦女生理條件的改變、性生活及分娩等因素有關。
1/3以上的宮頸息肉病人在臨床上沒有癥狀,即使有癥狀也很輕微,故易被忽略。陰道出血多是“星星點點”,有時被誤認為是“回經”。部分患者平時可有黃色白帶,并伴有異味,或白帶中有血絲。未婚女性常見陰道口腫物脫出。
宮頸息肉的好發部位為宮頸外口。生長速度一般不快,88.9%的宮頸息肉為單個生長,體積并不起眼,絕大部分只有米;螯S豆粒大小。宮頸息肉與宮頸糜爛有關,長時間宮頸糜爛的女性患本病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多得多。宮頸息肉伴宮頸糜爛的占65%以上。
宮頸息肉是可以預防的。最主要的是要搞好清潔衛生,要經常清洗外陰,防止陰道炎癥和宮頸糜爛。由于陰道有良好的“自潔”功能,清洗時一般無需藥物,也不必用肥皂等洗滌劑,每日用溫開水沖洗外陰一次即可。應引起注意的是,性生活之前,男女雙方均應清洗外陰,男性陰莖包皮過長者更應清洗,以防細菌、支原體、衣原體等“悄悄”侵入。另外,勤曬被褥,穿棉織品內褲,勤洗勤換,都是積極的預防措施。
一旦罹患宮頸息肉,應立即積極治療。宮頸息肉的治療以手術摘除為主,并應連根“拔掉”,即在根部進行的“清掃”,或用藥物、物理療法治療。當息肉較大或合并嚴重的宮頸炎時,可考慮行子宮全切術。
宮頸息肉術后并非萬事大吉,還應定期到醫院復查。THE FRIST次檢查應在術后3個月左右,以后則半年至一年復查一次,以防止病變復發。